提一个小问题:各位清晨睁开双眼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?
提一个小问题:各位清晨睁开双眼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?
想必对于很多人而言,起床先看手机已经成了开启一天的“标志”。随后的一整天里,手机以其“出其不意的魔力”征服了诸位男女老少——上班族勤看手机,有助于打工人随时掌握老板“最新动态”;学生党爱刷微博,吃瓜群众务必吃到当天“最新鲜的瓜”;甚至连许多此前对电子产品不屑一顾的中老年人,也纷纷开始了“机不离手、新闻我有”的生活……手机,无疑成了当代人的生活必需品。
但是,你知道吗?在你不亦乐乎地看手机的时候,伴随而来的是“无孔不入”的蓝光。蓝光是自然光的组成部分,具有较高的能量,穿透力也较强。长期暴露在这种高能量光下,毫无疑问会对机体产生伤害。
那么,这种伤害到底有多大呢?它究竟是“危言耸听”还是“确有其害”呢?
俄勒冈州立大学的Jaga Giebultowicz团队就曾对蓝光的“杀伤力”进行了细致解答,相关工作发表在Nature子刊《npj aging》。在这项实验中,他们采用了一种蓝色LED灯(这种蓝色LED灯类似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发出的蓝光),令果蝇接受每日12小时的蓝光照射,以观察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。令人惊讶的是,他们发现每天暴露在12小时蓝光下的果蝇不仅会发生视网膜和大脑神经元受损,还存在明显的运动能力受损,以致于很难在围栏墙壁上进行爬行。
不仅如此,长时间的蓝光暴露使得果蝇的睡眠和昼夜节律紊乱,体内应激保护基因会在光照条件下进行高表达,大大缩短了果蝇的寿命,加速其衰老。并且以上蓝光伤害并不会因为果蝇视觉受损、无法感光而“高抬贵手”。
没想到小小的电子屏幕杀伤性竟如此之强,研究人员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。那么,这种蓝光伤害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呢,为搞清这一问题,研究人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究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三年后的《npj aging》上他们再次宣布:蓝光危害具有年龄依赖性,即随着年龄的增长,其对生物体施加的破坏性影响将进一步恶化。
在这项研究中,果蝇幼虫先被安置于黑暗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(分别为2天;20天;40天;60天),随后转移至由LED灯创造的恒定蓝光环境中生活以接受研究人员的观察。
与前文一致,光照环境的变化缩短了果蝇们的寿命。然而意料之外的是,这种“折寿”现象竟在老年果蝇(黑暗培养60天)群体中更为突出。据统计,年轻果蝇在蓝光照射中的存活时间是老年果蝇的2-3倍;此外,对脑神经进行检测发现,在蓝光照射后,老年果蝇的脑神经退化也更为严重。
由此看来,果蝇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易受到蓝光侵蚀。但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科学家对此“百思不得其解”。为揪出“罪魁祸首”,研究人员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子实验。
众所周知,线粒体被誉为细胞的“发电厂”,它可以产生ATP作为能量通货供机体使用。然而当线粒体发生损耗活力下降时,会使细胞可用的能量越来越少,细胞不再“蓬勃生长”,从而加速老化——这似乎也是果蝇“折寿”的关键点——研究人员对蓝光下的老年果蝇线粒体活性进行检测,发现线粒体含量和呼吸功能分别受年龄和光照的影响而发生损耗。
“我们确定,线粒体中的特定反应在蓝光环境下会显著减少,而其他反应虽不受蓝光的影响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减少。因此,可以认为,暴露在蓝光下对衰老中的果蝇的伤害加重了。”文章的通讯作者Giebultowicz说。
这对于“手机依赖重症患者”来说无疑于晴天霹雳,尤其是热衷于某音、某宝的中老年朋友——不让玩手机还如何快乐的度过退休时光呢?!对此,研究人员指出,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减少屏幕蓝光的影响,如采用琥珀色镜片可以过滤蓝光、保护视网膜;其次,手机、笔记本电脑和其他设备也可以设置成屏蔽蓝光的模式等。
不过,要想真正的做到规避蓝光危害、健康生活,还是需要我们下定决心,关掉手机电脑。多走走、多看看,拥抱大自然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哦~
参考文献:
[1] Nash TR, Chow ES, Law AD, Fu SD, Fuszara E, Bilska A, Bebas P, Kretzschmar D, Giebultowicz JM. Daily blue-light exposure shortens lifespan and causes brain neurodegeneration in Drosophila. NPJ Aging Mech Dis. 2019 Oct 17;5:8. doi: 10.1038/s41514-019-0038-6.
[2] Song, Y., Yang, J., Law, A.D. et al. Age-dependent effects of blue light exposure on lifespan, neurodegeneration, and mitochondria physiology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. npj Aging 8, 11 (2022)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14-022-00092-z.
copyright©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复制、转载或镜像
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-1 (京)网药械信息备字(2022)第00160号